发布会现场。 贺凯 摄
云南网讯(记者 贺凯 实习生 余青艳)1月12日,云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。会上,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督查专员柳明林表示,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持续稳步推进城镇污水,生活垃圾处理,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。
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稳步提升。5年来,全省累计建成城市(县城)污水处理厂157座,乡镇污水处理厂(站,设施)558座,污水配套管网2.51万公里,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,排查整治破损,漏损污水管网2561公里,消除污水管网空白区29.2平方公里,整治消除污水直排口2780个,有效提升污水收集率和进水浓度,全省城市(县城)污水处理能力由2015年底337万吨/日提高到2020年底400.6万吨/日,污水处理率由2015年底87.19%提高到2020年底95.45%,平均COD进水浓度由2015年底185.26毫克/升提高到2020年底233.41毫克/升,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 90.1%;全省重点流域,敏感区域,九大高原湖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达到一级A标排放标准,滇池流域污水处理设施优于一级A标排放标准,建成较为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运营监管体系。
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进。云南省出台了《云南省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》,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全省新增设置分类投放设施3.32万套,分类收运新增车辆217辆,改,扩建较大分类中转站9座,新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8座,已经完工6座,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6720吨/日,新开工建设餐厨废弃物处置设施6座。5年来,全省累计建成城市(县城)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28座,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2座,在建6座,生活垃圾转运站473座,城市(县城)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由2015年底1.62万吨/日提高到2020年底2.29万吨/日,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15年底84.83%提高到2020年底99.65%;采取农户院内配置“两桶一框”和“组保洁,村收集,镇转运,县处理”,就近,就地无害化处理等方式,全省99.2%的乡镇镇区和98.6%的自然村对生活垃圾进行了收集治理,城镇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,收转运体系正常运行,基本达到全收集,全处理。
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明显。云南省出台了《云南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(2018-2020年)》并向社会公布,推荐申报昭通市,昆明市分别列入国家第一,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(获得中央资金10亿元),督促指导8个地级以上城市采取控源截污,清淤疏浚,生态净化,清水补给,长效管理等相应措施,建立落实了河长制度,强化水体及其岸线垃圾治理,开展农村沟渠整治,加强水体生态修复。全省完成黑臭水体整治投资87.87亿元,进入“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”33条,整治消除黑臭比例100%,即全部整治。实现了长制久清,基本实现“水清岸绿,鱼翔浅底”的景观,昭通市,昆明市总结形成了部分在全国可推广,可复制的示范经验,圆满完成“十三五”国家考核任务要求。